現(xiàn)在不少家長都覺得帶著孩子去美術館欣賞世界名畫是個不錯的方法,也越來越重視帶孩子去探索各種博物館,希望借此豐厚孩子的歷史人文積淀,培養(yǎng)良好的審美。
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看畫時,就像閱讀無字書一樣,走馬觀花看個樂呵。于是,就會出現(xiàn)爸爸媽媽帶孩子逛美術館時,孩子們表現(xiàn)出興趣不足,且問得最多的問題是:媽媽,我們什么時候能出去?
那么到底該如何帶著孩子欣賞名畫呢?怎么才能激發(fā)他們對名畫的興趣,讓他們愛上逛美術館呢?這是今天Chevady想要回答家長們的問題。
其實引導孩子欣賞名畫,家長們不一定需要專業(yè)的理論知識,關鍵是要根據孩子在各個年齡段不同的心理發(fā)展特點、看待名畫方式的不同,把握好與孩子對話的難易程度。
在這里,Chevady建議家長們可以掌握這兩個“秘訣”:一,通過提問互動的方式激發(fā)孩子表達的欲望;通過有趣的講述方式讓孩子理解名畫小知識。
但是落實在每一幅畫,家長們應該具體怎么去做呢?接下來,Chevady展開詳細為大家講述。
第一步:面對畫作,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先引起孩子的注意力。
比如人物畫,就可以先找一個簡單的問題問一下:這個人物是男生還是女生呢?(簡單的問題是為了打開孩子的話匣子。)
接著就可以提其他問題了,比如這幅畫上有多少人呢?你覺得他們的表情是悲傷還是高興?這里面你看到了什么顏色?你覺得他們都在干什么呢?
當孩子看的差不多的時候,家長們就可以接著往下問:“你喜歡這幅畫嗎?”“是什么原因呢?”引導孩子去思考,其實比什么都重要~
第二步:如果孩子大了,也可以問一些更深入的問題:
比如:這幅畫的色彩你喜不喜歡?
哪個顏色用的最多?
看到這個顏色你是什么感覺?
這幅畫你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呢?
你覺得是作者要表達的中心人物嗎?
然后你又看到了誰呢?
“看看這張畫,你覺得都是由什么圖形構成的?”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可以當做“構圖”概念的鋪墊,可以用手指比劃比劃,既鍛煉抽象思維,又學習畫面構成。
第三步:除了通過提問來引發(fā)孩子的主動思考,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戲。
相信Chevady,孩子們一定會為之瘋狂!通過角色扮演,孩子們將更能體會畫中想要傳達的情感和意境。除了人物畫可以去模仿,其實風景畫和抽象畫等都可以哦!
比如風景畫,就引導孩子去扮演一棵樹;抽象畫,就讓孩子去扮演一個元素。隨便什么都行,只要孩子喜歡。同時,也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去想一個關于畫的故事,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審美能力,還能提高Ta們的創(chuàng)造力和表現(xiàn)力。
吉的堡藝術美學
愛上逛美術館并不難,只需要家長們稍加引導。而如果想要讓孩子除了喜歡看,更會看得懂名畫,就需要一定的美學知識的積淀了。
對很多不懂美術的爸爸媽媽們來說,這可是一件難事。為此,Chevady推薦【吉的堡藝術美學】,除了繪畫技藝,更教會堡貝學會欣賞古今畫作,提升審美。
吉的堡藝術美學課程堅持“讓樂趣先行”,透過游戲、體驗、探索、創(chuàng)作等形式,讓3-12歲的孩子感受主動學習的快樂,激發(fā)孩子創(chuàng)意能量。此外,這還將是一個親子共享的寶貴平臺,課程中引導孩子自信分享,鼓勵創(chuàng)作者(孩子)與欣賞者(父母)共同二次創(chuàng)作,為作品賦予更多的紀念意義與成長價值。